速度之困
三年成为行业老大,万达百货的信心首先来源于集团战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此前在多个场合说到,2020年,万达的非地产业务将占50%以上。对于百货来说,这或许是个机会。
万千百货成立之初,集团曾经下达过一个“十年预算方案”,在这个投资额为10亿的总方案里,对百货的毛利水平、开店数量等指标都有涉及。虽然今年为止,已经全部投资完毕,但集团对百货的资金支持并不会终结。
今年4月,集团为万千百货担保,从华鑫国际信托贷款5亿元以助力百货业发展。而两个月之前,金谷国际信托刚向万达集团贷出为期12个月的9亿资金,用于其旗下百货2012年度新开百货店项目的资金需求,并发行相关信托产品。
靠集团的资源来发展,也使得万达百货饱受外界质疑。在与腾讯财经的访谈中,丁遥对这种说法似乎颇为不满:“我们要输血要投资不奇怪,因为我们的发展覆盖太快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需要很多资金,现在投资多,但未来的收获也会多。”
“集团给的支持计划,也仅是支持新店开业,如果开业二三年还达不到盈利,母公司就不好支持了。” 昭邑零售商业咨询总经理刘晖对腾讯财经表示。
2012年上半年,万达集团收入562.1亿元,同比去年减少9%。这也是万达集团收入历史上第一次同比减少。其中,商业地产公司上半年收入494.6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4%。
“在所有行业中,房地产业最困难,不仅面临开工减少、销售下滑、回款困难等问题,而且还背负着宏观调控的压力。现在国务院开会,必讲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王健林在做上半年总结时这样说到。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万达集团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商业地产持续回落,可能对百货的支持力度会降低,甚至“丢车保帅”也不一定。
此前,百货的发展被更多认为是集团的捆绑要求,即作为商业地产的配套业态。 2007年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都已经捆绑了百货。近年来,百货保持了跟万达广场同样的开业速度,继去年新开业14家店之后,今年计划再开18家门店。
事实上,百货也有单独开店或是进驻其他购物中心的想法,但在人才和招商都欠缺的情况下,显然还力不从心。
去年,万达百货40家店、店均销售额1.7亿,而百盛52家店,店均销售额超过3亿。对于扩张太快导致单店效益不高的质疑,丁遥回应到“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入市场可能就会变得更困难,竞争会更激烈。”
“我们开车开到120码就觉得很快,但对舒马赫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个(企业的扩张速度)跟企业自身的掌控能力和资源有关。”
招商之困
更名之后的百货门店分为四大类型——高端、精致、时尚及社区生活四种店态形式。继已经开业的合肥店之后,长沙、武汉都将开业高端百货店。此后,万达时尚流行店的比重将逐步从目前的9成降至7成。
王健林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百货提出的要求,就包括2012年“招商上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对奢侈品店的招商。”
万达一直以来的定位都集中在中端主流消费市场,万达广场所选择的区位也通常是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或者自营商圈,并非城市核心区,想要打造高端店或许并不容易。而万达百货本身业绩的下滑、单店销售额不济也会增加招商的难度。
丁遥坦言“高端要求标准高,奢侈品店是开始有点难”,他的策略是,百货店一开始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推出来的服务项目、产品就必须是很了解对方的需求,很清楚对方的胃口,这样做到后会变成奢侈大牌主动找过来。
招商的另一个困境则来自于万达内部的同质化现象。
尽管丁遥解释,万达广场是囊括服装服饰、餐饮、娱乐在内的多种业态,而百货是以服饰为主,但万达内部的同质化其实已经无法回避。
腾讯财经同样在位于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看到,万达百货和万达广场的店铺有不少重合,比如only、veromoda两个女式休闲装品牌,在两块区域均有较大面积的店面。
“对双方的销售多少都会有一些影响,”万达广场一位招商部人士坦言。在北京石景山这些早期的店中,由于品牌重合现象,万达广场和百货之间的招商甚至存在竞争的关系。上述广场招商人士称,除了品牌基于自身定位、年销售量等因素,考虑是入驻百货还是广场,他们也会以广场人流量比较大来吸引品牌入驻自己的区域。
在万达百货任职之前,丁遥曾是万达商业广场的招商总监。对于百货的招商,他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就是“错位互补”,定制化的自营品牌也在他的计划之列。
“老店的重合率的确比较高,但新店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杜绝了。双方的招商以前竞争比较激烈,区隔开来以后就好了。”丁遥对腾讯财经表示。
不过,在百货业同质化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自营品牌却又无法在短期内支持起营业额的现状下,万达百货“错位互补”的招商策略还将面临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