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官方消息的投资者很可能以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启动了规模巨大的刺激方案,以提振正在快速降温的经济增长。这样想是情有可原的。
仅在本周,天津和重庆就分别宣布计划,都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向石化、汽车、电子及先进设备等大产业投资1.5万亿元人民币(合2360亿美元)。中央政府也没闲着,周二宣布一项到2015年向节能减排领域投资2.4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过去两周里,中国地方政府还宣布了10多项规模较小的投资计划。但是,若按表面数字计算,仅仅是上述三项举措,就已经超出了北京方面在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最严峻时期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
那么,为什么独立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即中国将迎来又一轮基建支出激增的热潮,就像2009年和2010年的情况那样?
首先,重庆、天津和一些较小城市的地方政府在谈论他们有意向战略产业作出巨额投资时,都有点不真诚。
熟悉相关规划的分析师、官员和经济学家表示,省级官员嘴里吐出的巨大数字,其实是对他们希望从境外、国有及民营企业乃至中央政府吸引到的投资所作的乐观预测,而不是地方政府本身在未来几年计划支出的金额。
“你不能对这些表面数字太当真,因为它们都被地方政府夸大了,这些地方政府正在竞相宣布更大的数字,以吸引外资和中央政府投资,”野村证券(Nomura)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
实际上,希望提振当地经济增长的省级和地方政府,正面临着财力下降和2008年上一轮刺激留下的巨大债务。
周三,一名高级政府顾问对上述巨额投资计划以及刺激经济的负担落在地方政府身上这一点表示担忧。
顶级官方智库之一中国社科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副院长李扬表示:“这些资金将从何而来?目前一切都处于无序状态。”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相当大一块财政收入,是依靠向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出售土地来解决的。但是,2012年前7个月中国各地土地出售同比下降近四分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遏制房地产价格飞涨的结果)。
除了土地出售不振以外,企业税收入也在下降,这既是因为许多企业盈利大幅下降,也是因为中央政府为了提振经济而取消了某些税种。
大型国企的大部分税收是向中央政府上交的,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依赖来自中小企业的税收,这些企业有很多经营出口业务。
汇丰(HSBC)昨日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预览值(flash PMI)显示,本月出口订单出现2009年首季(全球金融危机高峰时期)以来最大幅度的下降。
8月整体PMI预览值为47.8,低于7月的49.3,这是中国经济正在恶化的进一步证据。读数低于50表明经济活动收缩。
不过,由中国各省带动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最大障碍,也许是很多地方政府深陷债务泥潭这一点。
在上一轮经济刺激期间,为了筹措资金,多数地方政府建立了投资工具,以规避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在信贷市场融资的规定。
这些地方政府投资工具向国有银行借入逾10万亿元人民币资金,将其投入道路、住宅楼、公园和其它基础设施,其中有很多项目不符合经济规律,不会产生足够的回报以偿还最初的贷款。
这一次,地方政府宣布庞大投资计划以求打动投资者并振奋信心的企图,似乎正开始产生反效果。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宋玉表示:“我们仍对短期宏观前景持谨慎看法,因为不清楚官方会出台多少以内需为导向的放松政策,以及何时出台,而且在这些政策出台后,不清楚它们是否足以抵消出口转弱和房地产市场收紧的影响。”
责任编辑: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