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痛恨的,是你们异口同声说宏观调控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即使它逼着绿城做出了一些改善和进步。
宋卫平
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浙江绍兴嵊州人。
1982年
宋卫平从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
1982年至1987年
在杭州舟山党校做老师,给党政干部上历史课。
1987年
因为一些言论与当时环境有所抵触被迫“下岗”离开该党校,到珠海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主要负责编制内部刊物,从文员一直干到一把手。
1994年
宋卫平从珠海回杭州,当时身无分文。借了15万元,开始投资房地产,后来又向朋友借了300万元来投标项目和买地。通过房地产开发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房产销售额连续7年位居浙江省房产业界之首。
1995年
宋卫平在杭州开发了丹桂花园、金桂花园、银桂花园、丹桂公寓、月桂花园等项目,初步奠定了绿城在浙江的品牌房产地位。
1998年1月15日
宋着手组建了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
2003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中国400富人榜第93名。
2004 胡润百富榜第61名
2007 胡润百富榜第65名
宋氏语录:
理想与现实之间,必然有妥协。
绿城的压力被外界放大了,我们没那么容易死。
我要选择跟那些有人品可言的人合作。
从那些读书卡片中我吸取到的东西,构成我现在做人做事的态度、立场和方法。
松下的全集,五卷本你只需要读一卷,就可以做出一个七八成优秀的公司。
天下没有什么可惜的,对我来说。
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整个世界。
我不怕你们强得离谱,我就怕你们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们的锐气和良知会慢慢地被消磨掉、淹没掉,这是我最大的担心。
“这既是合作,也是收购,大家对交易的描述就是融创收购绿城项目。”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在说这番话时,颇有些英雄末路的无奈。
6月22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绿城中国,3900.HK)公告称,与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融创中国,1918.HK)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各占50%股权,绿城中国将旗下8个项目的全部权益注入该合资公司,另一个项目直接卖给融创中国50%股权。对价安排为融创中国向绿城中国支付33.7亿元。
而在此之前的6月8日,绿城向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九龙仓,0004.HK)配股,将绿城24.6%的股权和带有押注性质的可换股证券卖给后者。
外界并不感到震惊,虽然这是继顺驰卖掉股权之后的又一大地产公司并购事件。——外界设想过这个结果,甚至有人在看笑话,认为这是命中注定。只是这个结果来得有些快。
近两年来,绿城风波不断。高企的净负债率、评级机构的一致“打压”、接连出售项目股权、甚至出售公司股权……曾在2009年年底说要3~5年赶超万科的宋卫平,显然没有想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下半场的风云突变。
“理想与现实之间,必然有妥协。”宋卫平说。
在信贷利率下调,中国宏观经济疲弱或仍旧依赖于投资拉动的当口,绿城的“断臂求生”之举,令人唏嘘感叹。耿直、鲜活、率真的宋卫平认为他就是地平线,而人们却把他看作比萨斜塔。
尽管坦承自己过往太激进、对形势有误判,尽管坦言自己在金融方面有败笔,但倔强的宋卫平仍难掩骨子里的傲气。“绿城的压力被外界放大了,我们没那么容易死。”
性格决定命运?宋卫平不置可否。但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成就了昔日的绿城,也为今日之绿城埋下伏笔。
6月22日,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与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聚首,为困境中的绿城赢得喘息时间。" />6月22日,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与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聚首,为困境中的绿城赢得喘息时间。 曾在2009年年底说要3~5年赶超万科的宋卫平,显然没有想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下半场的风云突变。性格决定命运?宋卫平不置可否。但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成就了昔日的绿城,也为今日之绿城埋下伏笔。
[果]
九龙仓“入赘” 融创抚养“儿子”
一切来得有些突然,又似乎合情合理。两个失意的男人拥抱在了一起,只不过这失意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在时。
6月22日下午3时许,绿城·上海玫瑰园涌进了大量媒体。就在前一天的香港交易所收市后,媒体们才接到融创中国的通知:来上海。急迫的行程安排和电话中的轻描淡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预感到发生了什么。
当宋卫平姗姗来迟的那一刻,人群开始骚动,随即媒体们裹挟着各种设备冲进会场,跑在后面的干脆在发布会提问环节站到了主席台前。麦克风根本无法控制在组织方手中,现场秩序几近失控。
也难怪,两个地产江湖最跌宕曲折的故事碰撞在一起,两个有着相同的故事情节却又不同的演进形态的男人一次并肩,怎能不成为地产界最大的焦 点?
“我要选择跟那些有人品可言的人合作。”宋卫平在发布会现场说。
“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微博)说。他的这句快速接话引起了现场的一片笑声。
在多个场合,孙宏斌都在力挺宋卫平,直至此次合作,两个地产江湖中最有故事的男人终于合演了一出大戏。在发布会现场,两个男人的惺惺相惜更是发挥到极致。
“这些项目就像宋总的孩子一样,我们将共同抚养这个孩子。这对宋总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所以想说一声感谢。”孙宏斌说。
“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里面,遭受挫折,很快又能够站立起来的,好像只有孙总,他是奇迹。”宋卫平说。
有些煽情的桥段背后,既有彼此的惺惺相惜,也有两个生意人各自的利益考虑。正如宋卫平所说,在宏观调控面前,绿城感觉有点“疲态”,败军之将不足言勇,把这些项目的主导权交给融创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我看融创的团队都是精神饱满的,充满了狼性。孙总比我有锐气,他们的团队比绿城有锐气。最重要的一点,在成本管控这方面,融创的精细程度和管控的有效性是超过绿城的。”宋卫平说。
而对于融创来说,这次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产品品质。孙宏斌表示,这几年融创的产品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绿城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按照协议,融创将于近期支付给绿城33.72亿元现金,该笔对价安排的标准为:绿城于上述9项资产的注资总额22.57亿元,及截至6月30日,交易标的公司欠绿城的股东贷款28.36亿元,股东贷款利息4.53亿元和绿城应占交易标的公司未分派溢利11.97亿元,合计67.44亿元,融创支付一半即33.72亿元。
说明
公告显示,该9项资产的合资公司权益可售面积共251.57万平方米,宋卫平在发布会上称,这些可售面积若全部以目前的市场价格销售,可获得450亿元的收益。
孙宏斌透露,整个交易过程仅用3周时间。
“该对价安排是按照会计原始值计算的,并非经过评估的评估值。我认为这笔交易的对价对于融创来说还是比较合算的,绿城把未来450亿元的销售金额的一半拱手让给融创,可见绿城真的非常缺钱。”盛富资本和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对此评价,从交易过程所用的时间来看,也说明绿城急于套现。
“宏观调控时期多一些合作伙伴,总是稳妥的。企业老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风雨飘摇的状态,不是企业应有的状态。我们有一些有争议的高价地,如果有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合作。”宋卫平说。
就在与融创交易的14天前,6月8日,绿城宣布了一项与九龙仓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绿城对九龙仓进行约3.27亿股的股份配售,涉及金额为17.05亿港元;第二步,绿城向九龙仓进行约1.62亿股的股份配售,涉及金额为8.43亿港元,同时向其发行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融资25.5亿港元。
两次股份配售完成后,九龙仓将持有绿城扩大后股本的24.6%,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并获两席绿城非执行董事席位和一席绿城财务/投资委员会席位。宋卫平家族持股比例被摊薄至25.4%,仍是绿城第一大股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交易金额共计50.98亿港元,对于双方的这笔交易,外界看法不一。有分析人士认为,九龙仓占了大便宜,以低股价入股,只花了50亿港元就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有分析人士则认为,此一时彼一时,绿城当务之急是保命要紧。也有人士表示,绿城完全可以通过多卖几个项目或降价来回笼资金,何必冒此风险,引狼入室?
“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绿城不做此次配股,破产的可能性也不大。其短期银行贷款可以通过项目预售周转300亿元~400亿元;绿城今年没有买地,不存在土地款支付;最大的压力可能是将到期的信托偿债。”第一上海证券投行部高级项目经理李兢表示,综合来看,资金需求并不是绿城最核心的需求,若单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绿城完全可以引入中投这样的专业投资公司,而且可以避免同业竞争。
“之前也接触过几家有意向的,最终选择九龙仓,一是其属于长期投资,双方可以共同成长;另一个原因是价格和协议上九龙仓是善意和公道的。”被称为“宋卫平的周恩来”的绿城中国董事局常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寿柏年对记者表示,“解决钱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办法,与九龙仓的合作不仅仅只是为了钱,公司结构和治理结构都希望借此有所改善。”
坦承认识不足的宋卫平给绿城定下的未来转型调整的规划是:仍会专注于产品品质,但会更关注股东回报。除了纾解资金之困,在宋卫平看来,借助老牌香港房企九龙仓的风险防范之道,绿城得以调整运营思路和管理架构。
但不管怎么说,绿城向九龙仓发行的可换股证券颇有些押注意味。根据条款,九龙仓将认购本金为25.5亿港元的可换股证券,年派息率为9%,从第6年开始年递增2%,九龙仓在3年内不得转让,3年后可选择以7.4港元/股的价格转股。
虽然绿城与九龙仓达成的基本默契是,尽可能3年内把可换股证券赎回,但一旦绿城不能按时赎回以及九龙仓选择债转股,则宋卫平将失掉绿城大股东地位,沦为第二。这对于从小学起就没考过第二的宋卫平而言,或许会很难受。
宋卫平在与九龙仓合作的发布会上表示,凡事皆有利弊。合作之后的话语权肯定会下降。投票表决既然有这个制度,哪怕这个制度不那么合理。话语权虽受影响,但是我相信沟通会有正面的效应,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会大大下降。
“对我来讲这个决定肯定是一个重大决定,但是这个决定肯定不是一个太痛苦的决定。相比较有成千上百亿元的房子卖不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决定。可以认为宏观调控取得一个阶段结果,终于逼着绿城要做股本改造了。”一向自信且自负的宋卫平,言语间难掩内心的苦涩和不甘。
精明也罢,偏执也好,人们眼中的宋卫平永远是多元的。他自信且自负,他执着且偏执。有人称他为“理想家”,有人称他为“暴君”,也有人称他为富有理想色彩的“悲情英雄”。
[因]
文人抑或商人?
宋卫平出生在浙江的嵊州,自幼家贫,但酷爱读书。
恢复高考之后,宋卫平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读书。24岁时,他从大学毕业,但却并没有停止大量的阅读,他做了上万张读书卡片。“从那些读书卡片中我吸取到的东西,构成我现在做人做事的态度、立场和方法论。”
毕业之后的5年时间,宋卫平是舟山党校的一名老师。一直到1987年,因为当时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他被停课。在授课时,他将文革和斯大林时期的肃反做了一个比较。他对那些到党校上课的乡长和镇长们说,为什么希特勒在二战中进攻苏联时,苏联会在开始时一下子输得那么惨,“原因是当时苏联肃反,将政府机关和红军中团以上的干部杀了一半以上”。
在被停课半年多后,宋卫平隐约听说,学校对他的处分决定是将他派遣到一个中学当老师。他没有等这个决定公布,自己就主动离开,南下珠海,到一家电脑公司工作。
这一年,宋卫平30岁。
当宋卫平在1994年回到杭州时,他自称“学无专长”,为了谋生,和他的大学同学寿柏年创建了这家名叫绿城的公司。
宋卫平在创办了绿城之后,总喜欢说由于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学习历史出身,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因为这必然给公司的地产项目注入了深厚的人文色彩。在面对听众时,他喜欢讲城市的历史,建筑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他立志于要在城市中留下美好的建筑。他看问题时也总喜欢站在数十年后来考虑。
他自视为文人,对知识分子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他的朋友也都称他有股士大夫之风,是“文人性格”。毕业30年后,宋卫平提议将同学会开到学校里。当他来到历史系的新办公室,看到一群平均年龄82岁的教授们时,他说:“看到他们坐在那里我就知道,原来城市的宝贝是这些人……他们在建构我们社会的价值系统,防范人类有更多的战争和罪恶,价值大了去了。”
宋卫平并无意在生意场上久战,他太痛苦。在这个社会中“教书也教不成,发言也发不成,要做事还要看别人脸色,要跟很多政府机关打交道,要求人,求人又是件蛮痛苦的事情。”
“开始做绿城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清楚,就是要解决谋生问题。也就做个三五年,我估计那时候能赚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钱,赚完以后,就干脆找地方养老。”宋卫平说。
在公司做到第3年时,绿城已经成为杭州城内销售额最高的地产公司。宋卫平面对的抉择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他发现自己很难一走了之。对于这个文人气质浓厚的创始团队而言,创业时期的基本承诺是,5年内每个人拿到一套房子,然后分到几十万块钱。“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养家糊口。”
也就在这时,宋卫平重新阅读了《松下幸之助》。他说:“松下的全集,五卷本你只需要读一卷,就可以做出一个七八成优秀的公司。”
松下幸之助对于宋卫平的意义在于,他帮助宋卫平找到了商业的意义,让他不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痛苦,不再随时萌生抽身而去的念头。他在自己的公司内部开始反复讲:“伟大的商人应该能够领悟到为何赚钱,赚钱干什么,会对别人和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松下幸之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促进社会繁荣,才是企业赚钱的真义”。
宋卫平将松下幸之助的著作视为公司的圣经。绿城将其著作编辑成内部出版资料,让每位员工阅读。
“你翻一遍会有多一遍的感悟。”宋卫平说。
宋卫平似乎很喜欢别人将自己与那位天堂里的“苹果暴君”相提并论,或许他觉得,他们都因为骨子里的坚持,而让这个世界有了那么一点点不一样——苹果改变了地球,而绿城的产品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优秀的组成元素之一。
[源]
性格决定命运
精明也罢,偏执也好,人们眼中的宋卫平永远是多元的。他自信且自负,他执着且偏执。有人称他为“理想家”,有人称他为“暴君”,也有人称他为富有理想色彩的“悲情英雄”。
“如果没有宋卫平,不会有绿城的成就;如果没有宋卫平,也不会有绿城的难题。”长期观察绿城的李兢说。
在李兢眼中,宋卫平是一个很真诚、很耿直、很朴实、很干净的人。“他不善于甚至不屑于搞一些台面之下的东西。”这也是绿城最深处的困境。
而这一点,宋卫平自身或许更明白个中滋味。“绿城在规模、品质上,方方面面做出了一些成绩。没有背景,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本身就是个很难做的事情。遇到调控,这些困难重新出现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分析绿城现今的危机,是否应将原因归结于宋卫平的行事风格?有人说,他过于强势,内部监管不够,“一言堂”式的管理风格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悖;有人说,学历史出身的宋卫平太执着和理想化了,为了追求品质,甚至不惜成本。
“前几年,绿城在拿地的时候,自己也没考虑好要做什么,但是宋卫平担心那么好的地块,别人拿走了会做坏了。”中 国 指 数 研 究 院杭州分院研究总监曹旭东说,宋卫平身上更多具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情结,而不是纯粹的商人,他的公司是商业化运作,但又有点像公益性机构。
熟悉宋卫平的人说,宋卫平更喜欢讨论文化的、社会的、价值体系的话题,这些不像是公司范畴,更像是学校和研究机构讨论的问题。正是这种士大夫情结,让宋卫平在治理公司的时候,更多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将个人理念发散到整个公司。
“绿城要求员工要会游泳,因为宋卫平认为,会游泳的人会有一种不同的世界观。绿城员工在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到一些《四书》、《五经》的内容。他还要求员工每个月都要写读书笔记,并纳入考核。”曹旭东说,宋卫平的这种类似曾国藩治理湘军的管理理念,使得绿城更富有人文色彩和底蕴,是其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对于不理解的人而言,这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和压力。
对于外界所诟病的,是宋卫平的强势操控力把绿城推向深渊的质疑,宋卫平则表示,“没有人有资格评价我的工作方式,怎么管理最不好说,有利有弊。公司有我个人的影响,是正常的、正面的。所谓个人的色彩,是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把大家内心向善向上向美的一面调动起来,达到契合,强加思想给别人是容易的事情么?”
尽管坦言自己将会改变,尽管在公众面前认错,但是九龙仓和融创的介入,真的会改变宋卫平吗?
对于外界质疑九龙仓的“凶猛”个性和绿城的“好胜”气质能否融合时,宋卫平反驳说,“每一个在社会上工作的人,好比是欧洲杯里面上场的队一样,谁不希望自己是胜利者?努力把它做好一点、做强一点、做完美一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大一点,我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绿城的好胜心不应该当做是一个缺点。”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帕特农神庙中的箴言警示后人。此刻的宋卫平,在世人眼中,更像漫步雪原的北极熊,还是那样的行动优雅,还是那样的充满力量,还是那样有着捕杀海豹的娴熟技巧,但全球的变暖已让其脚下的坚冰慢慢消融。
解决了眼下的燃眉之急,接下来,宋卫平的心路和他的公司之路将走向何方?
“是否认可性格决定命运?”在与宋卫平的往来短信中记者追问,而宋卫平选择沉默。
这个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此番能否破局而出?
没有人希望他做不到。
[道]
宋卫平的坚持
无限风光在险峰,然而宋卫平却在险峰上爬得遍体鳞伤。或许会有人问,宋卫平能坚持下去吗?他的企业是否能坚持下去无法断言,但这个男人骨子里的坚持和理想却拧的可以。
“天下没有什么可惜的,对我来说。”在6月22日融创绿城合作发布会上,宋卫平在回答记者有关卖项目可不可惜的提问时说。这口吻就像是挥霍一空的赌徒阿Q式的自我慰藉,但相信现场每一个听到宋卫平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嗤之以鼻,因为他接下来又引用了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整个世界。”
宋卫平似乎很喜欢别人将自己与那位天堂里的“苹果暴君”相提并论,或许他觉得,他们都因为骨子里的坚持,而让这个世界有了那么一点点不一样——苹果改变了地球,而绿城的产品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优秀的组成元素之一。
作为一个商人,商海诡谲,有时候需要一些对现实的妥协,这是一种应有的理性和睿智。但文人出身的宋卫平并非如此,很多人清晰地记得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描述,“明明那块地已经很贵,而且绿城的现金流也不很理想,但老宋就怕这么好的地砸在那些空有资金却没有品质的企业手里,硬是死扛着拿下来。”
不客气地说,这简直是赌命。批评者如过江之鲫,认为绿城宋卫平判断失误形成了致命的灾难,过于执着而不够圆润。宋卫平在公司治理、风险管控和财务结构上缺陷重重,但他执拗地认为,他坚持的人文、艺术价值是中国城市最需要的,是对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对房地产种种不合情理的毒药破坏了绿城的理想。
“我最痛恨的,是你们异口同声说宏观调控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即使它逼着绿城做出了一些改善和进步。”
世上之事,原本就怕“坚持”二字。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产品、对价值、对理想的坚持,绿城才能屡屡在悬崖边缘时得到各方的援手。“他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帮助,就是因为做了那么好的项目,却赚了那么少的钱,真的是积德了。”孙宏斌说。
在地产价格高企时疯狂拿地,在资金链陷入危局后果断大肆出售项目和公司股权,让我们看到了宋卫平的敢爱敢恨,快意情仇。喜好围棋的宋卫平一定懂得有时弃子是为了整盘棋的重生。
在让出了大量的股权和项目后,宋卫平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心灰意懒。尽管他自我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