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临近年底,熊晓鸽和他的合伙人都特别忙,总结今年投资的成败,规划明年的投资,同时也在给自己做最后的年终总结。
圣诞节前,IDG资本给所有出资人结算了现金回报,拿到投资回报地基金LP们纷纷给他们发来电邮,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熊晓鸽甚至开玩笑地说,“我们成了他们的圣诞老人”。
熊晓鸽认为,眼下的投资更多体现的是一个对时间的管理,何时融资、何时出手投资、投资后如何分配时间精力对项目做后续的跟进,“到哪个时间段该做哪些事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低迷不振的股市让不少企业经历上市破发,海外IPO进程也不顺利,部分地区越绷越紧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条……低迷的大环境都给PE/VC的投资带去了消极的影响。对此,你如何看待?
熊晓鸽:市场低迷时反而是投资最好的时候,对于投资早期或是成长期的基金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家更冷静。虽然今年银根紧缩可能对已经投资的企业会有成长压力,但对于还未引入风险投资的企业而言,投资机构的资金就会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估值就会更为理性化。
就IDG资本来说,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后,都会出现一个投资高潮。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接连投资了搜狐、百度、腾讯等一系列如今声名鹊起的互联网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也如是,投资速度与数量都在骤增。所以经济不景气时我反而会很开心,因为此时对于市场的把握会更为准确,好比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此时更容易踩准时间点来做一些投资。
日报:IDG是国内较早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一个基金,特别是在影视投资方面,你投资了张艺谋的《印象》、歌剧《图兰朵》、电影《高考1977》、《山楂树之恋》、《雪花秘扇》等,均获得了成功。在这方面你有哪些经验与我们分享?
熊晓鸽:投电影听上去让人比较兴奋,但其实投电影是对风投行业的一个挑战,因为电影的失败率远远要高于做风投的失败率,电影是非常难投资的。但我们是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投资机构,之所以有这样的决策,除了我自己曾在美国主流媒体担任过文化条线的英文记者,对这个行业有基本的判断,同时在该行业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外,从投资的角度讲,我更多的还是从它的商业价值方面来分析的。
影视作品是拍给人看的,而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毋庸置疑中国也应是全世界电影最大的市场,但现状却是我们国内的市场还很小。这其中有基础设施的原因,国内多厅的高级影院与国外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比如国内3D影院的建设速度在2年内就可以与美国达到一样的水平。在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就会催生出许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大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些视频网站需要大量的影片资源,而如果把传统的演艺、出版等做法与互联网数字出版结合起来,这些与电影有关的行业未来就会有很大的发展。
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能光盯着一个中国的市场,更多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国际市场的视野。没有一个国际市场的概念,这个文化产业就很难把它做成非常大的规模。2010年我们投资了美国传奇电影公司,《盗梦空间》就是这家公司的作品,它在全世界都取得了很高的票房。第一轮我们联合其他基金一共投资了8000万美元,现在第二轮融资也已经结束,仅10个月就已有了超过2倍的回报。
日报:过去的两年是中国PE、VC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你能否预判一下国内PE、VC来年的发展趋势?
熊晓鸽:中国在过去两年间PE基金一下子成长到了3000多家,但获得高回报的一定是少数人,所谓的“二八定律”即20%的基金赚80%的钱。按照这样的比例,可能前600家基金会比较有戏,但真正赚大钱的可能是600里的20%,再往细点数20%,剩下的可能就只有24家了,所以做投资永远是少数人玩的游戏。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好的投资项目毕竟有限,过去几年,不少基金拿着VC的钱去做PE的案子,于是出现了炒高投资价格,埋头抢项目导致企业估值过高,投资回报下降。但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随着行业每年的洗牌,市场的日趋成熟逐渐得以缓解。
其实行业的洗牌一直都在进行,国内的PE、VC也正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优秀的投资公司和GP团队会越来越快地融到更多的资金,而二流、三流甚至更低层面的投资公司则面临融资难,只能维持现状甚至关门歇业的尴尬境地。
股权投资家不是投机家,投资如果只是盯着市场看,盯着股市的起起落落来决策,这样的投资只适合做Pre-IPO的项目,但国内的Pre-IPO项目现在并不好做。今年对上市公司而言是个破发年,项目上市后有三年的锁定期,三年后能否把投资的钱拿回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投Pre-IPO项目的基金现在压力都很大。从长期来看,投资还是要有长远的眼光,需要的是耐心。
责任编辑:张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