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胶卷巨头柯达的没落,归根到底在于其商业模式创新乏力。柯达在市场中的黯淡,让人不由自主想起风头正盛的苹果。同为企业帝国,柯达成为没落英雄,即将滑向破产的深渊,而苹果如日中天,在数码电子领域攻城略地势头愈加凶猛。两大企业帝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生长态势,其关键因素在于其是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赢利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企业生存,有着一些必然要素:资本、品牌、人力、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技术、贸易等,但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中,首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也就是企业在给定环境中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所需要的内部活动和能力。它是一种系统的设计,用于衡量和打造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和赢利方法。商业模式之于企业,如同企业发展方向,方向正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努力的企业一定不会成功,但努力的企业也不一定成功,成千上百次的努力也需要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作为胶卷行业的“黄金巨人”,柯达从1930年到2004年连续70年间,为“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成员之一,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柯达时刻”,其制胜法宝恰恰是对商业模式的正确选择。凭借先锋技术与创意营销,柯达获得很好的口碑效应,在胶卷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虽然胶卷价格相对低廉,但冲洗成本昂贵,这保证了柯达的盈利。迎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为柯达带来了滚滚利润,使其成为胶卷行业的老大。
然而,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市场需求、时代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商业模式创新,才是企业最明显也最有力的进攻优势。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日趋激烈,若不能及时创新,企业最终将被市场、变化所淘汰。唯有商业模式创新,以“万变”应万变,企业才能在基业长青的路上越走越远。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很多老牌企业顺势而为迅速向数字产品转型。柯达也进行了适当转型,世界上第一家数码相机就是在柯达实验室诞生。然而,柯达的转型并不彻底,对数码市场大趋势估计不足,且数码技术单一,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客户体验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尽管柯达注重专利和现金流,但由于出现商业模式创新不足这块短板,仍然无法避免在竞争中节节败退的惨剧。
与柯达固守旧有商业模式相比,苹果形成明显对比。
苹果不断挖掘客户需求,进行连续不断的创新。
苹果公司在创新上也曾遭遇滑铁卢。到1997年,苹果已经历连续亏损,几乎濒临绝境。危机时刻,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再度加入苹果公司并担任CEO,对苹果开展大刀阔斧的改组,苹果再次回到商业模式创新的轨道上来,成功突破发展瓶颈。
乔布斯称,“我们不要去问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要去创造消费者需要但表达不出来的需求。即生产消费者明天需要的产品。”以乔布斯为主导的苹果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是将技术革新与用户体验、服务巧妙结合的创新。乔布斯与众不同的创新产品,不管是在欧美市场还是中国,均受热捧。最终把技术转化为社会与商业价值,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创新。
2001年,苹果公司不但推出第一款iPod音乐播放器,还推出配套合法音乐下载平台——iTunes网上音乐点播商店,解决了消费者的烦恼——只想听唱片中的一两首歌曲,却要为整张唱片付费。苹果将硬件、软件、服务三者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更好地迎合了市场需求,并得到市场的认同,苹果的身份也由此从纯粹的消费电子商品生产商转变为定位终端的综合性内容服务提供商。
随着“iPod+iTunes”模式取得巨大成功,苹果开发了iPhone,并针对iphone推出了Appstore,通过提供个性化软件满足手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苹果也由此进一步拓展了自身产品线的布局与创新。
正如德鲁克所言:“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决定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能够取得好的业绩。由于顾客的需求总是潜在的,企业的功能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激发顾客的需求。”
苹果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击中顾客购买心智。以至于有人称,苹果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会引发一场革命,分别改变了唱片业(iPod)、手机业(iPhone)、电子阅读(iPad)的商业格局。迟暮英雄柯达,因深陷商业模式创新之痛,沉溺于原有的辉煌,忽视消费体验,不得不寂寥谢幕。一个走在基业长青路上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绵长而延续的过程,任何创新的断层都可能是导致企业走向没落。
苹果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柯达危机,应引以为戒。不管百年品牌企业还是后起之秀,都应进行持续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这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刘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