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提高了从业企业门槛,规定了劳务合作合同中关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的内容,以及政府各部门服务和管理的范围,为出国打“洋工”的劳务人员系牢“安全带”。
出国务工:融入当地社会很重要
黄振刊是广西较早一批出国务工的大学生之一。2001年,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他有着一股子冲劲,只想着快点挣钱养家。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振刊获悉南非某纺织企业招聘一批管理人员,凭借英语专业优势,他顺利通过了外派劳务公司的面试,并与用工企业签订了雇佣合同,每月基本薪酬600至700美金。
从仓库办公室主任、厂长助理到公司翻译,黄振刊在公司多个岗位得到了职业锻炼,虽然生活有点枯燥,但收获也颇多。“在国外固然有不错的薪酬,但也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吃苦耐劳,更要不断学习当地的企业管理文化、风土人情,人际沟通技巧等,这样工作、生活才会顺风顺水。”黄振刊表示。
2004年6月,黄振刊工作期满回国,凭借其在国外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生活阅历,他在一家广西对外劳务合作公司顺利谋到国外项目部经理的职位。
针灸推拿专业专科毕业的李青(化名)是在广西公立医院工作两年后走出国门的,由于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英语口语能力,她被一家沙特阿拉伯医疗诊所机构选中,2007年和她同批次去该诊所打工的广西医务人员有10多个。
“待遇虽然不低,每个月基本有8000至9000元人民币,但是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企业文化等与国内相差太大,很多人在观念上都难以接受,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这就成为工作中沉重的思想包袱。”李青说,和她同去的一位医生因为十分抵触当地一些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多次和雇主发生矛盾,以至于半年后不得不提前回国。
李青表示,懂得融入当地生活很重要,以体验的心态和度假的心情在国外工作、生活,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与雇主融洽相处,很快就会觉得如鱼得水。
据统计,近5年来,在广西像黄振刊、李青这样外派劳务人员累计有20237人,涉及领域从建筑业、制造业的一般普工到医生、护士、厨师、翻译、工程监理、项目经理等中高层技术类工种,他们一般月薪折合人民币四五千到上万元不等,在赚回大量外汇的同时,学习到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能力与专业素养,其中一部分佼佼者还在国外创业开厂,带动更多人就业、致富。
劳务企业:管理与服务并重
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工作是一个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目前我区拥有对外劳务合作资质的企业共51家,其中对外承包工程企业44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7家,每年外派人数大约在4000人左右。
作为自治区政府出资成立的国有外派劳务公司,广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劳务公司最多时一个月要外派劳务上百人。“外派劳务不是简单地把人送出国就了事,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国家相关政策,还要学习外国的法律法规,懂得项目的管理知识,熟知办理护照、签证等相关事宜,专业性、政策性非常强。”该公司总经理龙波表示。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