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自2008年实现重组整合以来,历经3年“蝶变”,又将开启全面深化管理工作的新征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启动中航工业管理提升和创新工程。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是中航工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服务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是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航工业全面部署“管理提升和创新工程”
中航工业高度重视并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战略部署,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制定了《中航工业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4月23日,中航工业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行业范围内进行全面动员和集中部署。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谭瑞松,副总经理顾惠忠、徐占斌、吴献东、高建设、李方勇,纪检组长孙卫福出席大会。谭瑞松作了题为《打造管理新模式,提升管理竞争力,为集团公司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的讲话,李方勇作了题为《深入实施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以体系创新促进集团公司管理转型升级》的工作报告。
中航工业管理提升和创新工程的主题是强基固本、持续改善,提升能力、创造价值,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目标是通过实施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实现集团公司基础管理明显加强,先进管理方法与业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融合,管理流程持续优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明显提升,管理信息化迈上新台阶,管理创新机制明显完善,综合绩效进一步提升,促进集团公司管理方式转型升级,有力支撑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并确定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持续推进管理工作应用、构建集团公司管理体系。
实施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是中航工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的一项重要载体;是集团公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多管齐下,全面提升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水平
档案工作是基础性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真实、全面、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档案工作的提升与创新,将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在国资委下发的《2012年中央企业档案工作要点》中,国资委办公厅结合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了推动中央企业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八项措施,包括完善企业档案制度体系、加强各类档案资源的管理、加大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等。
结合中航工业实际,着眼于解决档案工作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大力提升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航空工业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航空工业档案馆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努力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强化战略管理,提升宏观管控能力
自2008年航空工业两大集团公司实现重组整合,建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来,航空工业档案馆积极贯彻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结合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实际,以“构建档案工作新体系,打造国家专业档案馆”为发展愿景,建立了中航工业“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档案工作新体系,为航空工业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强化两种职能,即行业管理和档案实体管理;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型号和重点项目档案工作、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紧紧抓住四力,即创新力、发展力、影响力、经营力”的工作方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档案工作的“两同”、“五变”。“两同”即档案工作与时代发展同向,与航空工业发展同步;“五变”,即工作理念由“关起门来搞档案”向“开开门来搞服务”转变,工作重点由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向档案数字管理为主转变,发展方式由自我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变,角色定位由档案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转变,部门地位由三线部门向二线部门转变。确保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
中航工业通过印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整个行业内集中部署、全面落实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发展战略。为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中航工业全面引进综合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层层分解战略,化战略为行动,实现战略落地。
中航工业所属单位积极贯彻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发展战略,结合单位实际,将档案工作发展目标与科研生产任务紧密结合,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十二五”档案工作发展规划,为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
加强业务管理,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办法》要求,全面加强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结合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实际,航空工业档案馆积极研究制定《航空工业档案工作评价办法》,逐步在行业内开展档案工作评价。适应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形势,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制度体系。
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信息保障。航空工业各级档案部门将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档案资源建设问题。在收集方面,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企业档案收集归档范围;拓宽档案收集渠道,在常规收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人物、重大活动等特色档案的收集与征集;根据企业信息化状况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不断加大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力度。运用全面、历史、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开展档案资源价值鉴定,不断优化馆藏档案结构,努力为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归宿,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水平是衡量档案工作成效的标准。为此,将继续加强对现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机制、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以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平台,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档案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网络检索和利用,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水平。
档案安全问题,在信息时代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航空工业各级档案部门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体系;强化馆库建设,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建立档案应急管理预案,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防护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有效构建档案安全保密体系。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档案馆网络体系
航空工业是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成果进行数字化生产制造。目前,中航工业所属单位的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已经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固有模式,逐步由以纸质文件为主、电子文件为辅向电子文件为主、纸质文件为辅的方向转变,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为此,中航工业制定了《航空工业档案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实现与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的全面对接。目前,中航工业已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到检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中航工业所属单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把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推进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自2007年中航工业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来,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第一批16家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今年5月8日,中航工业第一批数字档案馆交流暨第二批数字档案馆启动大会隆重召开,总结交流了第一批16家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经验,并正式启动了第二批25家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航空工业档案馆将全面铺开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在目前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末再有10%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航空工业一级数字档案馆评定验收,30%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航空工业二级数字档案馆评定验收,最终实现7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航空工业数字档案馆评定验收。
开展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管理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是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立以业绩、能力、素质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激励机制,在行业内大力选拔、培养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整个行业内培养造就一支50名档案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和500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队伍,形成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核心队伍;加大年轻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挖掘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
积极构建覆盖全体航空工业档案工作者的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注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培训,使档案人员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航空工业档案人才队伍。
注重内部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进一步建立健全航空工业档案馆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全员考核机制,坚持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选拔能力突出、业绩优秀、群众公认的员工充实到档案馆的领导岗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授予“馆长特别奖”等荣誉。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让大家干事有舞台、成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努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全面构建档案馆高效执行力文化。
继续建立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层干部的骨干作用;发挥年轻同志的新鲜血液作用。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技能和业务指导水平。
关心关爱职工,坚持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档案馆文化,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阳光”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是指导中央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航空工业档案馆将按照中航工业关于“管理提升和创新工程”的措施和要求,带领广大航空工业档案工作者,开拓创新、激情进取,全面提升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水平,为中航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档案服务支撑。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