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该如何“稳”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会人员热议当前经济形势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29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他提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9日下午,与会人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如何“稳增长”纷纷发表意见。
“稳增长”不是“保增长”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表示,应充分估计、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措施破解难题,稳中求进。但在适度增加投资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竞相扩大投资的倾向。
陈佳贵委员表示,近期社会上要求政府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声音很多,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沉得住气,真正落实中央年初提出的稳增长、稳中求进的总方针,现在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当前,要防止把“稳增长”变成“保增长”。
杨正午委员指出,对于当前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的问题,要特别予以高度重视。他认为,过度投资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产能过剩,而且会进一步透支未来的投资需求,出现经济恶性循环。
部分委员还强调,增加投资必然带来债务增加。在适度增加举债的过程中,要特别防止扩大地方债务的倾向。地方债务风险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稳增长”重在稳实体经济
“现在稳增长非常重要的是要稳住实体经济,就是要稳住企业。”辜胜阻委员说,在企业经营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是“雪中送炭”,特别是要减轻税负,营造一个让企业有利可图的环境。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包克辛说,恢复企业、投资者信心,要规范地方的征缴税费行为,不能乱征税、滥收费。
金硕仁委员说,实践证明,只有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保证经济稳步增长。他提出,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帮助实体经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对实体经济的公共服务。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甘道明认为,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李传卿委员表示,企业效益止降、减降不仅有潜力,而且空间很大。这个潜力和空间就是加强企业管理,落实从严治厂方针,不断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国家要把加强企业管理放到重要位置予以强调、引导并落到实处。
“稳增长”同时要关注民生
“扩大国内需求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根本出路。”黄镇东委员说,国内需求的重点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建议国务院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着手,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需要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多功夫。部分委员认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背景下,应进一步压缩行政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黄智权委员认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个重要方面是切实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进一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让地方有更多财力用于民生。
齐续春委员提出,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突出,一些工厂、企业减产或停产,势必造成一批工人失业,希望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对于社会关注的保障房问题,吴晓灵委员认为,房地产调控应以“住有所居”为目标,政府的职责是为通过市场方式无法获得居住场所的人提供居所,应着力落实好保障房建设政策。
黄镇东委员认为,现在很多廉租房位置在郊区,不方便大家出行。保障房建设是惠及民生的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布好点,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稳增长”不能忽略调结构
“当前特别要重视结构调整,这是一个好时机,不要错过。”陈佳贵委员说,上一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本来有的落后企业该淘汰,但是没有淘汰。现在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必须抓住这个时机。
“经济增速不可能长期保持过高。”乌日图委员说,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迟早要解决,晚解决不如早解决,要解决就要付出代价。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上,我主张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甘道明说,这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更是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真正把落后产能淘汰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会进一步优化。
黄镇东委员认为,我国经济现在仍有百分之七点多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还是一枝独秀。要抓住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机遇,真正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素质。
吴晓灵委员说,中国经济现在仍然需要“三驾马车”协调发展,还要靠制度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要靠改革。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