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10月1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企业榜样丛书首发式暨‘红豆道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胡德平、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党建》杂志总编辑刘汉俊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陆学艺、吕政、刘迎秋、贾根良等知名学者、媒体记者数十人济济一堂,藉此《中国企业榜样丛书》的开山之作《红豆道路》首发之机,就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制度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
红豆集团是江苏省无锡市的大型民营企业。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棉花加工场。改革开放后,这家作坊式工场发展为乡镇集体企业,后又经过股份制改造,发展为民营企业集团。30多年来,红豆集团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形成了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地产开发、生物制药四大产业板块,2011年实现总营收351亿元。目前正在实施后三年打造千亿红豆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红豆集团走的是一条构筑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之路。这条路,冲破了草创阶段的粗放式、本土化、家族化束缚,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集团,形成了董事会、经营层、监事会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利益的协调共享,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
新世纪以来,红豆集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走的是一条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我们把“党的建设”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的优化发展。
红豆集团为什么能够实现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一家由农民创办起来的乡镇企业,靠什么能够走得远?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苏南地区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靠什么能够不死反而活得很好?回答好这个问题,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是有普遍意义的。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已的理解和解读。
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在发言中指出:红豆集团为什么能够实现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红豆集团的回答是,不断转型升级,突破制约瓶颈。在突破劳动力瓶颈上,通过加强国际化设计研发团队建设,加快1万家品牌专卖店布点,加速中国纺织材料电子交易平台拓展,加大日常生产委托外协工厂加工规模,从而形成哑铃型经济,做强微笑曲线两端,减轻集团本部用工压力;在突破生态环境瓶颈上,大力发展红豆杉生态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在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立了11.13平方公里经济特区。在宏观经济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红豆集团今年以来仍然保持了二成以上的增幅,并确立了三年实现千亿红豆目标的发展规划。
作为一家由农民创办起来的乡镇企业,靠什么能够走得远?回答就是,建设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红豆集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引导、增进共识、创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在集团上下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打造共同理想信念。通过红豆报、红豆网站、红豆电视台等平台,在集团经营管理层和全体党员、职工中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基本国情、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国防教育,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倡导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确立了“共同富裕、产业报国”的企业宗旨,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成果,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二是塑造健康向上企业精神。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十佳歌手赛”、“红豆树下婚礼”、“主题演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培育了“诚信、创新、奉献、卓越”的企业精神。三是营造浓厚“红豆情”氛围。把红豆的相思内涵凝结为企业“情文化”,形成了“铸造红色品格、打造绿色企业、建设幸福红豆”的企业愿景。坚持打造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红豆”商标,成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并成为服装界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示范企业。连续举办十二届“七夕红豆相思节”,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七夕红豆相思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中宣部等七部委列为“我们的节日”。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为什么要特别注重企业党建?回答就是,这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因为民营企业往往存在着决策不准、人才缺乏、人心不齐、信念动摇、短期行为等先天不足,把党的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红豆集团有效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努力把党的政策优势转化企业发展的机遇优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和谐优势,把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企业的内在素质,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制度优势。通过多年探索,红豆集团把“党的建设”和“社会责任”嵌入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的发展之路,创造了一种能兼顾企业、国家、社会利益,更适合中国国情、比西方人创造的现代企业制度更优越、更持续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一模式中,“现代企业制度”是基础,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协调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关系,规范企业行为,激发内在动力;“党的建设”是核心,通过党建工作推动企业与国家、社会利益高度统一,保持民营企业社会主义属性;“社会责任”是使命,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氛围。这种发展之路,既保留了西方人创造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长处,又避免了现代企业制度“只注重内部利益、不注重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弊端,防止企业成为单纯追逐利益的经济机器,防止出现美国安然公司、东京电力核事故那样的瞒报欺诈、危害公众、损害企业的现象发生。然而,这样的企业制度较之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具优越性,更能保证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这种企业制度,既是保证中国企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