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士兵。他的名字被数十亿人熟知,被创作成最多的诗歌和曲目,被纪念的时间最长。
在传统媒体的最新报道中,逝世50周年的雷锋再一次得到了最高礼赞。他短短22年的人生实践被赋予了极高的“人生意义”,是对高更、托尔斯泰、叔本华、屈原等人穷尽一生思考的哲学命题的回答。
而在民间话语体系中,尤其是在年轻人眼里,雷锋的形象从未如现在这般多元、立体、复杂。
敏锐的媒体人和商人试图重构新时代的雷锋,以大众所能接受的方式,继续延续雷锋的精神乃至商业价值。《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在由其主编的《雷锋》一书中,把人生职场法则、文艺青年、公务员等现代元素将雷锋重新包装,试图向当代中国年轻人传播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新雷锋”。
“作为新闻学者,我早已经了解到雷锋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时髦的好青年,他拥有很不错的手表和大衣,也喜欢开哈雷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称,“但在网络时代,有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刚刚通过微博认识了一个更有血肉的普通人雷锋形象,这与他们过往的认知,有了巨大的改变。”
时代正以自己的方式,让雷锋走下神坛。
雷锋的形象轨迹
1962年8月15日,在和战友乔安山在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途中,雷锋被意外砸下的一根方木杆子击中右太阳穴,结束了22岁的短暂生命。
生前,雷锋就被作为无私帮助他人的典型被广泛学习。雷锋去世后,他的事迹被进一步提炼和发扬,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将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此后出版的《雷锋日记》亦将雷锋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完美。
雷锋的故事被中国人广为传播,关于他的事迹也获得了肯定和接受——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积极捐款,尊老爱幼等,而作为普通人一面的雷锋,则被长期忽略。
“在毛泽东题词后,雷锋成为了全国学习的典型。雷锋精神被概括为革命的螺丝钉、助人为乐和艰苦朴素等”,张志安说,“这与60年代中国的国情紧密相关。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官方更需要凝聚人心。”
从1963年3月5日开始,学习雷锋成为了一项制度性的安排——在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大量主旋律人物中,雷锋是唯一一位被以纪念日的方式树立起来的榜样。雷锋的事迹也连同《雷锋日记》一起进入了课堂和课本,成为了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然而伴随着中国政情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在媒体上出现的雷锋,在每个时代都有着微妙的变化。张志安的研究团队此前曾对50年以来《人民日报》刊登的雷锋报道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官方对于雷锋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在不同阶段均有力度上的不同。
张志安分析称,官方媒体对于雷锋的报道,每年都有一定起伏。
“雷锋刚牺牲时的60年代,《人民日报》对他的报道达到高潮,70年代进入了平稳期,而80年代初甚至一度报道数量有所减少,但在90年代初又有一波报道学习雷锋的小高潮”,张志安称,“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深入推进后,雷锋开始慢慢被公众淡忘。那时在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前后,《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从过去的十至二十篇的规模,减少到只有零星几篇。”
2012年,雷锋被认为是当下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
新华社于2月29日播发的一篇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揭示了官方再次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目的。这篇通讯没有避讳目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道德滑坡现象——“老人倒在地上,扶还是不扶?为什么这个看似复杂实际上再简单不过的选择,一些人至今仍纠结难断?”“孩童被辗压于车轮下,救还是不救?”,“学生溺水而亡,捞还是不捞?”
此通讯更以极为强烈的情感,直指部分人的道德沉沦:“是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遮迷了双眼?!是极端的自我泯灭了良知?!还是在快速行进的路途中丢失了灵魂?!”
“传统媒体希望通过雷锋精神对抗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滑坡,这种努力我个人认为是好事”,《雷锋:1940-1962》作者、《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对本报称,“我们应该借学雷锋日的机会来反思每个人对于道德的理解。”
除了舆论引导,教育部也宣布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一种行政考核的方式试图将雷锋代表的价值嵌入年轻人的价值体系。
在传统媒体大力度报道雷锋精神的同时,国内微博舆论也在塑造一个新的属于民间的雷锋。例如,雷锋当年给初恋情人王佩玲写的情书被广泛转发,“我有不知多少话要跟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情书全文并无一个“爱”字,体现60年代朴素的示爱方式。
伴随而来的还有质疑:目前流传下来的不少雷锋行善照片被认为事后补拍,其中包括雷锋在宿舍充足的光线下打着手电筒看书的经典形象;雷锋被公开的累积捐款数额,大大超过他每月从部队拿到的津贴总额等。
实际上,部分媒体对于雷锋的再认知,早在数年前就已开始。在南方周末于2009年4月刊登的名为《古稀老人的雷锋打假战》编者按中,编辑小心翼翼地试图启发读者对于一个真实雷锋的再思考:“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雷锋需要被检验,作为一个文化偶像,雷锋需要被尊重。”
这则报道面世5个月后,微博正式走进了普通中国人的视野,在这个传播更迅速、便捷,表达更自由和开放的平台,雷锋的民间形象被迅速“去神化”,直至发酵出了对他的质疑。
“微博病毒式的传播路径,使得雷锋的平凡一面和曾被刻意拔高的细节,在没有鲜明历史记忆的年轻人中被广泛传播”,张志安称,“在学雷锋日前夕和官方号召学雷锋的双重因素下,公众变得更为渴望获得有关雷锋的‘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深入接触雷锋事迹的师永刚则坦承,公众质疑雷锋被拔高细节的现象,他经历了从理解到困惑的过程,“他们把质疑当成消极不履行正义和美德的借口,人们在面对官方过分渲染的道德模范时,会有一种天然的抵触,但这不能变成拒绝美好的理由。”
在官方语境中,强调的是雷锋热爱国家、乐于助人、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但在草根语境中,民众更愿意相信那个有过懵懂的初恋、穿着时髦、正义、心地善良、热情洋溢的雷锋。
是神,还是一个时尚元素的代言人?关于雷锋陈旧而僵化的描述,突然被以一套全新的语言系统来塑造。
他的语录“把有限的**投入无限的*****中去”,已经成为“雷锋体”,被网友一再创作。
“现实中的雷锋并不是个穿着破衣服,不修边幅的人,而是个很时髦的、有良好品质正常好青年”,张志安说。
民间雷锋的商业价值
在师永刚新出版的《雷锋:1940-1962》一书中,他很大胆地邀请了一个香港设计师对该书进行整体设计。师永刚承认,这位设计师此前完全不知道雷锋的故事。
“雷锋有一双打满了补丁的球鞋,在我们看来,这双鞋不值得做一张照片放在书上,但是设计师把这张图片做成了对页放在了书里。当时我很生气,为什么把这样一双臭鞋放在书上?”师永刚回忆,“但他说,难道你不觉得这一双鞋比无印良品的鞋更酷吗?”
师永刚形容,设计师的这句反问“把我唤醒了”。他甚至联想到目前中国年轻人对国货的重新焕发的怀旧热情,例如这代年轻人小时候常见的回力牌球鞋,但在近几年却变成了最时尚、最流行的鞋类品牌之一。“设计师启发我们找到了一个60年代的雷锋和今天的联系”,师永刚称。
该书拥有很大胆的封面设计。“Lei Feng Sprit”的英文字样取代了“雷锋精神”,占据了封面的半壁江山。而书的副标为“革命说明书”,雷锋被描述为一个“文艺青年”以及“公务员”。“这本书会引发人们将雷锋时尚化的潮流”,师永刚断言,“同时也会成为80后、90后以及更年轻的青年人了解雷锋的渠道。”
就在这个出发点下,雷锋精神中的一部分,甚至被解读成“雷锋成功学”。
“在那个年代里,雷锋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士兵,他高远的理想和准确的职场定位对现在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多么有指导意义”,师永刚举例称。
除了这本被时尚气息裹挟于一身的全新雷锋书籍,雷锋生前爱用的物品,乃至以雷锋为商标的球鞋,都在被重新发现价值——国内一家知名体育用品公司设计的一款限量版“雷锋鞋”,目前售价已高达5000元。
“雷锋帽”同样被发掘出来,成为时尚新宠。在淘宝网上输入“雷锋帽”,可以找到2万4千多条结果。2006年,雷锋还被广州的一位小学生编成一款网络游戏,游戏玩家需要通过“不断做好事,提升经验值”,生命值不够时还需要找党支部书记谈心“补血”。
巧合的是,在2012年第49个学雷锋日到来前三天,将雷锋时尚化的先锋师永刚和获得官方数次嘉奖、正统的“雷锋传人”、鞍钢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同时在这天的下午参与了一场面向微博用户的访谈。
网民问郭明义,是怎样的动力使他一直身体力行着善举,郭回答:“党的要求,老百姓的需求”;与此同时,在微博的另一头,另一个网民说“可以把学习雷锋当成一种时尚,而不是任务”。师永刚表达了对网友的赞成,“渴望雷锋成为一个很酷的、如同苹果一样的畅销品”。
“我认为,这就是当下‘人们与雷锋的关系’。”师永刚说。
责任编辑:张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