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从中国最早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深创投总裁任上辞职后,陈玮创办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有五年。在这五年里,他将东方富海做成了一家管理规模不算太大但特色非常明显的基金,以专业取胜,以精品取胜。
最新的成绩是,在证监会预披露在会待审的企业名录中,东方富海以9家企业上榜并列排名第二。在东方富海五年投资的近90家企业中,已有十多家成功上市,近10家在会待审。
“我们希望最终能有40多家成功。”陈玮表示。如果这个成绩最终能够实现,对于主要做早期投资的东方富海来说,50%的成功率将是一份相当出色的成绩单。
从国营到民营
作为投资老兵,陈玮是一个性情中人,说话简洁,不乏风趣,“12年一直做投资,在这一波人当中算很老的了。”
12年前,他以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的身份进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并在时任深创投董事长阚治东的赏识下,38岁成为当时深圳最年轻的局级干部,担任深创投总裁。
陈玮在深创投担任总裁期间,即推行“市场化、区域化、国际化”。市场化即投资的案例要真正从投资而不是政治或者扶持的角度出发;区域化是在各地广设办事处打通资源;国际化是通过与国外成熟基金合作。这些创举,尤其是区域化至今还在被PE业采用。
不过,在担任深创投总裁三年后,陈很快就感受到了体制的制约,他在出国访问调研中发现,“国外投资基金没有靠国有体制能够成功的”。这让他萌生了自己做一支基金的想法。
2006年,陈与时任深创投总经理的程厚博双双出走,开始筹备自己的投资基金,即现在的东方富海。陈坦承,初次筹资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有基金差点死掉。
“刚开始我还有着国有企业的思维惯性,觉得国营企业最有钱,所以找的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国有企业的审批流程非常漫长,即使他答应给你钱,你都等不了。”陈玮回忆,“随着国资委要求国企做大主业的政策加紧,很多国企承诺好的投资就黄了。那段时间压力比较大。”
不过,在转向民营企业家群体后,东方富海团队丰富的经验就成为筹资的重要保证。“三个月,整支基金就募集完成了。”这让陈更加感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的力量。
成立五年多以来,东方富海总共管理了四期基金,但单个基金的规模比较大,普遍达到了10亿以上。
借助中小板市况的转暖,东方富海2007年即有企业顺利上市,这成为东方富海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来源。随着创业板的开闸,东方富海也迎来了收获期。
精品路线
在扩张模式上,陈玮摒弃了他最早提出的区域化,带领东方富海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即专业化和精品化。
“也有做得更快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想老老实实地把这几支基金做得更好。”陈说。
东方富海的投资策略多集中在早期项目。对于早期项目,陈玮给出的定义是,“技术刚刚成熟,商业模式刚刚成型,利润规模在五六百万左右。”每一单的投资平均在两千万左右。
陈旗帜鲜明地表示出对一些一窝蜂接受投资的领域的不看好。“东方富海算是在互联网以及IT产业方面投资非常多的深圳投资基金了,整个能达到40%左右,但有一些领域确实风险比较大。”
在热热闹闹的TMT、团购、移动互联网、消费品等吸引眼球的投资案例中,少见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的身影。在陈玮看来,深圳的人民币基金经过多年历练,十分务实,“一般投的都是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生产制造型企业”。
陈玮对东方富海的要求是,“对于投资失败之后只剩下桌子、电脑的项目要谨慎。”陈亦不讳言自己在这上面曾经有过失败案例。“我们曾经投资过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他现在快要清盘了,主要还是前期对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估计不足。”
目前,东方富海正在对已经投资的90多个项目进行项目检查和再次核对。“这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再次检查,形成东方富海的独特投资理念,并把它沉淀起来。”负责项目检查的东方富海吴忠炜表示。
“在市场好时,项目投得随便一点也能赚钱,但现在价差缩小了,把内部管理好,提升项目的成功率是挖潜的重要手段。”陈玮说。
陈说,股权投资基金在未来几年,市况飘忽不定的状况下,想要持续下去,唯有走精品化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提升自己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成功率,以及成立更加专业的子基金。
东方富海的目标,并不是做资产管理规模最大或者基金数量最多的公司。“中国的PE最缺的不是钱,是成熟的管理机制和专业的项目投资取向。”陈说,“东方富海将会募集节能环保基金、IT技术基金等很多专业的子基金。以专业取胜,以精品取胜。”
陈也正在实践着他对国际化的认识。今年,东方富海将会首次募集一支美元基金,金额为1.5亿美元。通常人民币基金募集只花三个月左右,但这次的美元基金光准备材料就长达9个月,可见慎重。“募集美元基金,我们雇用了最好的中介机构,也有向他们学习国际先进的募集资金规范等方面的想法。”陈说。
责任编辑:张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