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董钢琴
西洋古董钢琴
古来爱乐者多,说到中华上古礼乐,不能不提编钟;谈论“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的情致,不能不谈古琴;如果提及梅纽因、萨拉萨蒂,那又怎能少得了那优美得让人心碎的小提琴?近年来,随着收藏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开始有意识地收藏乐器,古琴、小提琴的惊人涨幅使乐器收藏已成为藏友们关注的焦点。
通身是韵怡性怡情
几年前,若与古董、书画收藏在我国的热门程度及妇孺皆知相比,乐器收藏还是一个很新鲜的词汇,如今,国内文化演出市场日益丰富、火爆,许多“名家+名琴”的组合开始为观众所熟悉并津津乐道;加上少儿业余学习乐器的热潮多年不退,无论钢琴、小提琴还是民族乐器在城市家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乐器收藏无论作为艺术发烧友的“功课”,还是投资理财的途径,都可谓水到渠成,正等着你去发现其中“别有天地”的乐趣。
“古人云: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是最能接近人内心的东西,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艺术境界及品味。因此现在许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学一些乐器,相应的带动了乐器收藏。”科韵民乐的江顺华说,音乐和乐器最能怡性怡情,葫芦丝的轻柔飘逸、古琴的浑厚悠远都让人心醉。乐器的工艺、材料、音色各有不同,价值也就各不相同。
“琴”为四艺之首,是文人墨客必备的才识,而民间俗谚有云:“千年琵琶万年筝,笛子只要一五更”,唢呐、二胡等也属于这类较易上手的乐器。可见,无论是哪种乐器哪种音乐,都无法用标准的“艺术性”来衡量,因为其中融入的悲喜、聚散等朴实无华的人生况味,同样值得咀嚼。本地藏友巫先生近十年来收藏了众多乐器,其中尤以小提琴为主,“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了更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感觉上的享受,”他说,刚开始时他收藏乐器纯碎是出于爱好,但后来发现小提琴有巨大的增值空间,一把好的小提琴现在每年的涨幅至少在20%以上。
行市不菲涨势惊人
小提琴、古琴以及古董钢琴是在各类乐器中行市最好、涨势最为惊人。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受关注最多也最成熟的乐器非小提琴莫属。2011年,一把由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造大师斯特拉迪瓦里于1721年制作的小提琴“布朗特夫人”(Lady Blunt)拍出了9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亿元)的高价,而早在1971年,这把小提琴当时的拍卖价格却只有8.4万英镑。“好的小提琴只会增值,不可能贬值,”巫贵纲说,因为一把好琴年代越久远,木材干燥后就越能充分震动,它的整个琴体包括琴头、亲身、琴腔会产生共振,使发声更臻和谐、成熟和完美,更有味道,因此其价值也就越高。“西方国家和我国其他省市的乐器收藏早已火了好几年,而我们本地的圈子还很小,所以空间也非常大,可以预计未来5年、10年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的增值空间一定是惊人的。
民族乐器方面,缶和编钟行情一向惹眼,2007年一件战国时期的交龙纹缶成交价为287.5万港元;而后,清康熙、乾隆两代的御制编钟分别斩获652万港元和3280.75万港元的高价。另一项拍卖热门则是人们认知度更高的古琴。2011年,中国嘉德拍出的“大圣遗音”伏羲式琴最终以1.15亿元的价格成交,而2003年,这把古琴的成交价格尽管创造了世界古琴拍卖的纪录,但也只有891万元,这就意味着,短短8年时间里,这把古琴升值了1200%。
不管是大师的作品还是古琴,都有一个“存世量极少”的共同点,这些乐器卖一件少一件,有无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涨势惊人是可以理解的,江顺华表示,现在一些民乐器也开始受关注,葫芦丝、独弦琴、天琴等也有人收藏。
入门有道保养有方
《福布斯》杂志曾向读者介绍“如何鉴别一件乐器的收藏价值”:第一,看制造者,乐器的制造作坊越出名,出厂价自然越高;第二,看做工质量,以木质乐器为例,由越名贵木质做出的乐器就越昂贵;第三,看出售或拍卖时的使用状况,如果仍然能演奏出美妙旋律,身价自然倍增;最后,看乐器曾经被谁使用过或背后有没有动人的创作故事,这些都会增加乐器的“含金量”。
“如果是现代乐器,主要看其工艺、材料和制造师,”江顺华说,“如果是古乐器,则更看重的是它的年代、历史及名人事件等因素。”乐器收藏不但需要雄厚财力、高深学问,更难得一遇的乃是机缘。以小提琴为例,一个制琴家做学徒时的作品价值1000-2000美元,成名后至少飚升10倍,而那些大师的作品,估计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难有一面之缘。对于初涉乐器收藏的爱好者来说,选择本土名家甚至更年轻、有潜力的制琴师作品,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开端。
一些藏家非常重视收藏过程中防潮、防虫蛀的工作,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保养诀窍:即乐器需要定期进行演奏,这也正是乐器收藏的特殊之处。“刚入门者多与圈内的朋友交流是必要的,因为通过音乐结识到的朋友大多容易产生共鸣。”巫贵纲认为,如果你本人酷爱乐器收藏却不谙演奏,不妨多结识些学音乐的朋友,彼此合作,让藏品发挥“活”的价值,才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一爱乐古训的真谛。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