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十多年前,上海日播实业有限公司“背”上缝纫机来到松江时,走的还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路子。2006年以后,企业“甩掉”缝纫机,把更多精力放在品牌经营和研发设计上。这一转,日播迅速成长为一家年销售额近7亿元的女装品牌企业。从微笑曲线底端的生产,慢慢向以研发、销售、总部等微笑曲线的两端转型,类似日播这样的“两头在松”企业,在近年来愈来愈成为一种新趋势。“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过去传统以生产为主的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倒逼一批生产企业向‘头脑’公司转型。”区经委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事实也是如此。日播公司负责人坦言,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逐年上升,加上缝纫工越来越难招,2006年起,公司把生产线转移到江苏等地,或外包代加工,留下的是品牌经营、设计、销售等。转型出效益,目前日播公司形成了“播”等三个知名品牌,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0多家加盟连锁店和60多家直营店铺,今年上半年实现税收7000万元,同比增长约133%。
区经委一份在松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一览表也印证了这种趋势。2005年以前,全区经批准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仅2家。在过去5年中,有7家外资企业分别设立了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仅2011年,就有普茨迈斯特、达迩等3家。这其中,还包括世界500强的采埃孚公司在九亭投资1.3亿美元,设立了投资公司,还认定为地区总部。
过去20多年来,我区工业化大发展,集聚起了大量的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工业企业。但另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仍有很多企业尚处在以生产为主的产业链价值低端。审时度势,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两个转变”,即变模仿型、装配型的一般制造为拥有更多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变“两头在外”为“两头在松”。
紧跟着这“两个转变”,除了已落户的企业逐步向总部型、技术型、销售型发展外,越来越多的新落户企业也选择了“两头在松”的模式。比如投资1.65亿元的上海信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虽说占地仅有25亩,但企业属于典型的研发和销售“两头在松”,将建设全球领先的“信颐新媒体综合服务云产业平台”。
不仅企业自身谋求转型,我区还以园区作为载体进行引导,鼓励和吸引“两头在松”企业落户。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包括3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内的10多个总部型园区。其中,规划占地2700亩的漕河泾开发区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目前已落户的上海佳豪、中交三航勘察院等百余家企业,主要都是以研发、运营管理等“头脑”功能为主。与此同时,还有正在建设的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正在规划的佘山环球企业中心、漕河泾佘山科技城等项目,都把目光瞄准“两头在松”和先进制造企业。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