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我们正站在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时代入口!”虽然必应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表现仍旧平平,但是在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杨晓松看来,搜索技术并不是完全成熟的技术,对用户意图的认知、对数据和知识的重新理解正不断创新搜索技术,改善用户体验和提升搜索质量。移动互联时代,传统页面搜索正面临多重挑战;大数据时代,搜索技术本身正在作为大数据的先驱,为大数据写下定义。在这个由创新技术推动企业竞争态势的互联网领域里,做出“搜索已成定局”的判断言之过早。
搜索技术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搜索引擎会主动了解用户需要,将搜索结果进行整合,更快地呈现给用户。
我们通常会用很多专业词汇描述搜索技术获得了哪些创新,但是在杨晓松看来,无论是传统PC端的页面搜索,还是智能终端的移动搜索,创新的技术都是为了更进一步地精确认知用户的意图,简化用户的任务。在帮助用户更简单地完成任务这一目的的驱动下,搜索技术才产生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搜索类型才诞生了知识性搜索、社交搜索。
之所以搜索技术不断变化,是因为时代在不断转变。杨晓松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这么多年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不断变大,语义和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必应产品总监王颖向记者演示了一个必应在美国应用的例子。如果用户搜索某个明星,必应的搜索页面就会列出3列3种类型的信息:第一列是传统搜索的网页链接显示;第二列是关于这个明星的各种资料的有序组合,这是通过必应的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为用户呈现的知识性搜索;第三列是与该用户有关、也与该歌手有关的社交搜索的呈现。
“互联网本身的结构和关系变得更加丰富。这个例子不仅反映内容的丰富性,也反映了搜索引擎对新的交互模式的探索。旧的搜索引擎是显示从1开始到之后无数多个的结果,认知比较简单、直观,用户反馈信息很容易模拟,建立模型;但是随着用户互联网行为变得更加复杂,用户就会更喜欢丰富的、有更多交互对话的信息。目前,全球的几大搜索公司都在此方面探索。”杨晓松指出。
搜索引擎正在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艾瑞咨询分析师张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的搜索引擎总体上属于被动式的,也就是用户需要什么,输入关键词主动去查找,搜索引擎被动去响应。未来的搜索引擎会主动了解用户需要,将搜索结果进行整合,更快地呈现给用户。眼下,几大搜索公司正在转变思路,例如谷歌的知识图谱、百度的框计算、搜狗的知立方和分类搜索、360的应用盒子等,都是将搜索结果以更加聚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语义搜索是技术演进主方向
语义搜索将使搜索引擎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用户所输入请求语句的字面本身,而是捕捉到用户所输入语句后面的含义。
眼下业界比较热门的语音搜索,在杨晓松看来,它和自然语义搜索并没有本质区别。“语音搜索主要是在搜索前端添加了语音的入口,也运用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人越多、使用的频率越高,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性就越大。但是它相对搜索来讲,技术还是简单些。因为语音识别是模式识别的问题,而搜索是将两个大的空间进行匹配的问题。一个空间是用户的关键字,另一个空间是所有的网页、所有的数据,匹配的可能性无限大。如何寻找到最佳的匹配是搜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他表示。
杨晓松向记者进一步解释了语义搜索。他说:“以前的搜索是通过对关键词的简单匹配来实现。但是语义搜索是将对关键词的匹配和对关键词的理解结合起来,由机器做出判断,使搜索结果更精准,而这就是知识图谱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能量。”
语义搜索正是实现搜索智能化、主动化的核心。张希指出,自然语义搜索无论在PC端还是在移动端,都是搜索进化的趋势,都需要靠自然语义更智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未来,甚至用户还没特别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基于用户的网上行为、浏览的记录,搜索引擎就能判断并给出用户想要的结果。
赛迪顾问移动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武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语义搜索将使搜索引擎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用户所输入请求语句的字面本身,而是捕捉到用户所输入语句后面的含义。知识库的积累和训练是其重点。
王颖向记者感叹:“搜索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在互联网的数据不停地迭代更新的条件下,搜索通过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技术,也在不断地、渐进地演进和更新。”
移动时代搜索定义发生改变
搜索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不是互联网门户和第一入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移动时代搜索不再是重心。
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搜索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悄然改变。
语音搜索之所以热门,正是因为移动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张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移动场景下,用户更多地表现为“即想即搜”,比如他走在路边看到什么,就想着要搜索什么。搜索定义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输入关键词,而是更加多元化、更加视线化,更加注重“所见即所得,所听即所得,所想即所得”。有可能用户走在路上,需要路线,通过语音调用地图会更方便;也可能在路上听到一首歌,想搜索这首歌,但只知道旋律而不知道歌名,通过语音搜索更方便。
王武军认为搜索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不是互联网门户和第一入口。首先,搜索已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入口,甚至已不是第一入口,搜索受到屏幕尺寸和操作方式限制,超级链接也不适用,而APP成为最热的网络使用方式;其次,移动时代对于基于关系的信息需求增多,例如微博的关注人信息,社区好友推荐信息等,这种应用内搜索是不同于桌面互联网的新产品;最后,移动时代对搜索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甚至最好第一个搜索结果就直接呈现完全符合要求的内容,并且要综合文本、语音、拍照等多种输入方式,因此结合移动终端技术的后台大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等新的搜索技术更加值得关注。
杨晓松也同意传统搜索已经不适应手机搜索的情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移动时代搜索不再是重心。他提到,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讲过,移动的网络可能是PC互联网络的10倍。在这样大的互联网里,没有什么会比搜索能更有效地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东西,所以移动互联时代,搜索仍将是重心。
适应移动时代的搜索技术不断涌现
移动搜索最大的挑战:一个是输入和进口,即如何表达用户的搜索;另一个是如何利用上下文、如何利用当前的搜索场景改善用户的搜索体验。
移动情境下,搜索的上下文信息比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情境下更加丰富,这也将成为搜索在移动下发力的有利一面。
杨晓松表示,用户搜索之前,手机里已经存在大量的关于用户的信息,这是传统搜索所没有的前置条件。利用这个上下文信息,可以使用户的搜索意图得到更好的满足。手机的显示问题不是影响搜索的根本问题,当用户有搜索的需求时,无论是使用手机还是使用PC机,想要的结果和目的都是一样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手机这样小的屏幕来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在第一页就能让用户得到想要的结果。
虽然现在还没有理想的手机搜索模式出现,但是需求显然是存在的。杨晓松指出,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们正在致力于此的研发,另一方面用户也正在适应移动端的搜索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定是会使移动端的搜索更加进步和繁荣。他认为,移动搜索最大的挑战一个是输入和进口,即如何表达用户的搜索;另一个是如何利用上下文、如何利用当前的搜索场景改善用户的搜索体验,提升搜索质量。
那么,搜索引擎该如何适应移动的特定场景?王武军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需要更关注应用内搜索和垂直搜索,例如电商领域的产品搜索,以及搜索和APP技术、HTML5技术有机结合,使搜索结果更加适合移动终端阅读;搜索页面也应该尽可能简洁,避免使用Adobe Flash和图片等无关内容。
当下,传统搜索巨头正在移动端布局。例如百度将有些产品直接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包括网页搜索、贴吧,搜狗也是如此。张希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除了直接迁移,搜索企业们还在发力其他的入口,比如地图和语音助手,针对新的可能的入口开发新的技术。
不过,张希还指出,现在业界之所以不看好移动端的传统搜索,是因为其流量在一两年内较难变现。一方面是受到移动终端设备限制,屏幕尺寸太小,广告位很少;另一方面是广告主的培育。现在相对PC端大量的网页来说,移动端的网站还比较少,这也就为搜索企业增加了另一项工作——帮助潜在的广告主将WEB的网页转化成APP。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