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管理创新的持续性寓于动态性之中,管理的动态性、创造性决定了其创新具有持续性。作为管理环境的现代企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而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又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具有资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的动态活动提供了客观现实的依据。
但是,同自然界的物体运动遵循“惯性定律”一样,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也遵循社会“惯性定律”,这就是管理中的惰性。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为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开始重点研究科学管理方法以来,消除惰性,更有效地组织企业各项活动便成了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当时,“泰勒制”消除了企业内员工的工作惰性,促进了员工间的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然而当今社会,知识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并逐步取代体力、资源成为最重要、最积极的投入要素。在这样的创新时代,复杂劳动远远多于、重要于简单劳动,工作量化制度面对管理中的惰性问题束手无策。因此克服惰性,实现创新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的延续。
导致管理惰性的因素分析:
⑴文化因素。在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崇尚“义理”,轻薄“技艺”,沿袭至今就是轻视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技人才。管理工作者在内心深处缺乏学习、研究和探索的需要与热情。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惰性文化有弱化的趋势,但不管在哪一种环境下,文化均具有惊人的持久力。
⑵体制因素。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行为是眼睛紧盯政府,而非市场。评价企业成功的主要标准是政府指标完成情况及企业对政府所做贡献大小,这种体制使得企业没有作为经济主体所必须拥有的自主发展权利,久而久之形成了普遍的国企“等要靠”惰性。因为计划经济制度变革的惰性和滞后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人为色彩,使得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受到各种阻碍。如旧的计划经济制度会同新的环境(人口、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发生矛盾,逐渐变成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保守因素和惰性力量。
⑶心理因素。在某些企业,已有的成功往往把企业的领导人推上荣誉与权威的顶峰,员工对企业领导人有一种特别的依顺感,领导人的权威也要求这样。这种依顺感长期积累便形成了一种惰性,员工没有创新的冲动或根本没有创新的意识。
⑷认知因素。创新具有“隐形性”,“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整个社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技术创新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却是隐形的。因而创新往往被人们忽视,这样也会形成管理上的惰性。
克服管理惰性实现持续创新⑴建立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培养创新的“土壤”。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曾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者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改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如何推行的问题便成为细微末节了。”
因此,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必须通过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去培育职工朝气蓬勃的创新精神和进步的价值观念。创新型企业文化要求在企业领导的创新型观念引导下,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化为职工的积极行动。一旦“创新”的价值观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企业的创新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⑵“虚拟式”危机管理。创新的驱动力的“X非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内其行为是非极大化的,这主要源于人的天生惰性。虽然外部的压力可能会改变这种惰性,但只有当外部的压力足够大时,人们才会克服惰性向极大化行为靠近。
“X非效率”理论为“虚拟式”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虚拟式”危机管理是把企业全体员工视为一个统一的对象,通过对这一对象人为的施加压力,灌输危机,以激励员工奋进、创新,促使所有员工树立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企业危机感,从而使得企业与个人克服惰性,获取创新的动力。这种危机式管理对安全管理进行了有效补充,与安全式管理交相呼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⑶建立创新型组织,弱化结构惰性。创新型管理组织是创新型管理观念的载体,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决策是以信息作为基础的。电脑软件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为扁平型组织结构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许多程序化工作大部分甚至全部由电脑完成,使得管理监控的范围加宽。在信息化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加宽,管理层级减少,也使非信息化组织的传统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信息化组织的扁平结构。
(4)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体现管理创新中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人是具有能动性,还是具有惰性,情境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