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0.4%,与上半年持平。若考虑通胀回落因素,实际增速可能是回升的。从短期看,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投资,而地方政府在此轮投资中积极性很高。由于地方融资平台的受限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民间资本理应在稳增长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地方天量投资是虚是实
在此轮稳投资中,地方政府的表现令人关注。7月下旬,湖南省长沙市推出195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收集各地上报项目2382个,筛选出总额3万亿元左右的重点投资项目。这被一些评论人士称之为“地方版四万亿元”计划,并担忧有重走2009年“刺激”老路的可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长春表示:“在地方投资中,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是不允许赤字的,而财政的钱终归是有限的。因此,投资的落实情况有待观察。”之前,有个别省份曾公布过规模超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但其落实进度并没有下文。
在各地的稳投资中,发展改革委的审批数量是重要指标。有统计显示,6、7两个月,发展改革委审批通过的项目数量维持在200个以上。不过,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这其中有不少投资是已批准的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当前仅仅是按照惯例公布信息而已。若剔除这些项目,7月份实际通过的项目数量只有98个。
民间投资“戏份”加重
我国政府主导的投资一般是基建投资。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关于基础设施过剩的声音开始浮现。“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需要看到,当前部分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是由于经济回落引发的总需求不足。一旦经济重回正常增长轨道,可能会不够用。因此,基建投资还是要坚持适度超前,早建早受益。”张长春认为。
统计数据显示,前7月民间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为62.1%,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动力。目前,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细则已全部出台,下半年进入落实阶段。政府计划在铁路、市政和能源等领域推出一些大项目吸引民资,这将是下半年投资的看点之一。
除了硬件投资外,软投资亦引起重视。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表示,在投资方面,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投资就是上项目、搞硬件。事实上,一些民生保障类、产业升级类的软投资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为了适应服务经济对人力资本的高要求,上海今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达到700亿元,是2009年的一倍以上。
企业盈利改善还待时日
一般而言,投资可以拉动工业的增长,进而改善企业盈利状况。但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的工业增速只有9.2%,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跌2.9%,降幅较6月(负2.1%)进一步拉大。
“由于夏季高温的原因,现在的需求还是比较弱。唯一的好消息是前期累积的高价原料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9、10月旺季,改用现货市场采购原料,估计每吨建筑钢材能有一两百元的利润。”中天钢铁集团副总经理周国全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当前与2009年的不同处在于,一方面由投资拉动的需求回升力度比较弱,另一方面,供应一侧的产能过剩极为严重,这导致企业的盈利改善非常艰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预计到四季度,企业盈利形势才能企稳。”潘向东说。
责任编辑: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