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海怀,现任中交二航局董事长、总经理。
他34岁成为中国交通系统企业最年轻的局长,被业内称为“桥梁少帅”。
他以打造路桥“航母”、创“百年二航”为己任,谋划“三分天下”的企业发展战略,使6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焕发青春。
在以他为首的管理团队领导下,二航局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企业产值、营销合同额、利润总额分别以年均33.83%、31.61%、37.51%的速度递增,职工人均收入五年来增长了1.5倍。企业被业界称为“路桥施工旗舰”。
引子:阳明滩大桥
约访王海怀时,正适逢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事件的节骨眼儿。记者本担心会遭到婉拒,或者对话不畅顺。没想到这位业内闻名的少帅很爽快地同意了,并且主动谈起这座正处在暴风眼中的桥。“出事前几天,我还去看过。那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桥,融入了俄式建筑风格,设计一流。”王海怀说。“知道出事时,内心有没有过忐忑?”记者问。“很吃惊,但不担心自己。我们对自己的建桥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王海怀卖了个关子,“听说有人把出事地点张冠李戴在我们身上,还是又气又好笑。最后我们采取的态度是清者自清,不回应。真相要不了多久自会水落石出。事情果然也是这样发展的。”
顺着建桥质量的话题,王海怀谈起了中交二航局走过的不平凡的十年。
质量比赚钱更重要
记者:您在多次公开场合提到,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建设企业,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二航”。这个目标如何实现?
王海怀:打造百年企业,不是一年赚几个亿的利润或是每年有更大的增长,而是要靠品德与良心。二航的价值观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首先是股东价值,当然企业要赚钱才能生存,这是最基本的目标,但同时企业要有社会价值,它提供的产品必须是优质的、精细的、精准的好产品。大桥要有上百年的寿命要求,这比企业赚钱更重要。如果给大桥埋下质量隐患,那它今后出现的就不仅是事故了,全盘皆输。
我们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现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流程去做,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比如我们承建的阳明滩大桥,就是大桥最为关键、技术难度最大的第二标段部分,工程包括江心岛引桥、南汊主桥和南岸滩涂引桥。
五大转折赢得先机
记者:二航局是从水工起家的,1991年进入特大型桥梁施工领域,至今也不过才21年,企业凭借什么屡战屡胜?
王海怀:自1991年开始,二航局共承建各类桥梁300余座。其中,跨长江大桥30座,跨海湾大桥16座,跨径超千米大桥8座。世界十大斜拉桥中,我们承建了5座,世界十大悬索桥中,我们承建了4座,还有6座世界第一桥都是我们建造的。仅在湖北,二航局就参与了11座跨长江特大桥的建设。
取得这些成绩,源于企业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判断。
记者:二航局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转折?
王海怀:从企业发展历程上看,有5个重要转折。第一,是从长江走向大海;第二,是从港口走向桥梁;第三,是迅速抢滩铁路和地下工程市场;第四,是加快拓展国外市场;第五,是审慎进入投资市场。
记者:这些重要的转折,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王海怀: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打破一些行业壁垒,促进企业进入高端市场;二是可以部分进入价值链高端,改善企业的盈利模式;三是为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主业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时,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三分天下战略初显成效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海外业务合同额有望达到10至15亿美金,是过去五年的总和。让海外业务成为全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您是怎么做到的?
王海怀:促使我们加快海外市场发展步伐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在国内“大土木”市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通俗点的话说,翅膀长硬了,应该谋划飞得更高、更远了。
第二,我们看到了国内建设市场的竞争态势正日益白热化。二航局已经是建设行业的大型舰队,没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迅速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的速度。
我们的目标是,“十二五”末海外项目的营业额达到全公司所有营业收入的1/3。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海外业务营业额要达到公司营业总额的1/3,还有2/3靠什么实现?
王海怀:其中的1/3,我们还是要靠传统市场,但现在传统施工利润率低,所有施工企业都面临转型,要想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共同提升,就要找利润率高的行当。
投资的利润率会比传统施工高7%至8%。所以,我们从2003年开始,就提出围绕主业审慎进入投资市场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采取不同形式,先后投资建设了广东云浮新港、湖南株洲湘江四桥、五桥以及山东烟台海阳市填海造地等多个项目,投资业务今后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要达到1/3。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