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尽管政府给出的判断比较乐观,但是数据依然不好看。
根据8月27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我国工业企业利润逐月累计数值持续在同比负增长区间。分析认为,由于出厂价格下跌拖累销售收入增长,企业盈利可能在三季度进一步恶化。
实际上,去年年底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就很不理想。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各类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其中一个主张拥趸者甚众,那就是: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机会在国企改革。其逻辑是:要想中国保持下一轮的高速增长,必须改变扭曲的资源配置,而要改变资源扭曲,必须进行国企改革,因为国企是资源扭曲的罪魁祸首。这些人甚至还不满足于国企数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只占30%的状况,主张要将国企数量缩减到10%以内,以让民营企业大幅进入。
按照这部分人的说法,好像只有国有企业式微了,民营企业才能发展,民营企业发达了,中国的经济才有重新出头之日。我们反对这种此消彼长、零和博弈的改革逻辑。相反地,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希望在于国民共进、国民合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深度合作才是未来中国的特有竞争力。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比较起来,国有企业具有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创新能力强、人才多的优势,而民营企业则具有机制灵活、决策快等优势。他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并非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共同发展,才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健康增长。在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特有发展速度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二者的关系,经济学家胡鞍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更像是精锐的野战军,拥有资源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等重型武器。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顶尖的如世界500强企业开展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像是地方部队,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各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甚至是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综合二者之间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各自担负不同的使命和任务,相应采取的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二者在一些领域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携手合作发展的空间更大。二者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必会形成1+1>2的结果。
当然,目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民营企业面临进入难、门槛高的难题。但我国已经在2005年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保障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经济上的平等竞争。随后2010年国务院又出台了“新36条”。今年以来,国务院责令各部委上半年内出台“新36条”具体实施意见,以保证放宽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截至目前,已有22个部委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
相信在实施细则的指引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会更加健康、有序、和谐。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有企业的不断市场化,二者也会在合作上更加深入,在竞争上更加有序。这样,中国经济的“两个车轮”才会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向前。
我们须深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他们的结合与互补才是中国的竞争力所在,在未来,这种模式将是中国增长的基础所在。
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要摒弃所谓“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的争论,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同携手,深度合作,这才是题中要义。
责任编辑: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