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假如全球银行业界现在就举办一场“当代先知”的评选,那么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前董事长George Mathewson爵士以及美国银行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enneth Lewis肯定是这一荣誉的有力竞争者。因为他们早在2005年就顶住股东与媒体一片质疑,率先找到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些会“下金蛋的母鸡”。
当然,或许会有好事者拿Lewis辞职以及美银近几年疲软的业绩,还有RBS上月宣布裁员近5000人的消息,来质疑上述两位“准先知”的参选资格。但实际上,这些坏消息恰恰证明了两位参选者的眼光是何等“毒辣”—在2008年以来大多数跨国银行巨鳄尚未完全缓过气来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金蛋”实在耀眼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据银监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显示:去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而尽管国有四大行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尚未披露完毕,但业界根据三季报以及四季度货币信贷数据而普遍预期,国内A股上市银行2011年的利润增幅将继续维持在20%以上,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将有可能连续六年保持在两位数水平。
然而,吊诡的是,在取得令国际同行自惭形秽的闪亮业绩后,国内银行业者却一反常态,对出色业绩讳莫如深。一位实业企业家对此揶揄道:“如果是走私、贩毒,赚了大钱不敢说,那是因为违法。像国内银行这样,合法渠道赚钱,也不敢说,就真不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了。”
其实,中资银行面对靓丽业绩讳莫如深的背后恰恰是一种暗含“政治正确”的不得已选择。一个难以忽略的事实是,与中资银行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反差的,恰是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因子—中小企业不断恶化的融资环境,银行担心背负“为富不仁”的道德批判。
如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桶油”所代表的垄断性央企近年来遭遇的铺天盖地的公众批判一样,近年来,脱胎换骨完成重建的中国银行业所享受的庞大的制度保护和垄断红利,正使其置于批判的风口浪尖;只不过,诸多批评背后,批判者们似乎忽略了其立场和论据背后存在的深刻悖论—比如,外界批判银行业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但反过来,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又会带来利差的扩大。
银行的利润为什么这么高?带来如此厚利的,究竟是银行自身的出色经营与金融创新,还是国内银行借助垄断地位对实体经济的“抽血吸髓”?中国银行业在过去数年间“超常规发展”的本质,究竟是市场化改革的立竿见影,还是垄断体系的自我循环?在2012年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银行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之时,如何理顺自身与实业经济发展间的微妙联系,已成为高盈利光芒之后,中国银行业必须直面的深重阴影。
“银行业的历史性变化得益于改革推动,今后的转型发展更需要改革推动。”这是新上任的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开出的新药方。1月16日,尚发表署名文章称,如果说八年前的改革是体制改革,那么下一阶段的改革重点就是机制改革。
高利差依赖症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银行业的高利润未来仍将持续。”在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看来,经历了2009年以来过快的信贷增长后,银行业利润高增长饱受诟病,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业却获利颇丰,如此形成两种常见的推论:一是银行与实体经济回报背离,利润畸高;二是存在银行以过高利率榨取实体经济收益之嫌。
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CFO颇为激动地抱怨道,“现在银行赚钱的速度远高于实体经济,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而实业界人士的不满,似乎也从2011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中得到支撑:根据wind资讯对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统计,沪深两市2304家上市公司2011年1月至9月共实现净利润14870.59亿元,同比增长18.76%,而16家上市银行则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几乎占到上市公司净利的半壁江山,其同比增长更高达31.86%,几乎是平均增速的两倍。
对于这种逆周期下中资银行高利润增长的批判,一家刚刚完成全球裁员的外资银行亚太区高管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就算外部环境再差,中资大行也能‘旱涝保收’,他们吃的那才叫真正的‘铁杆庄稼’,我们根本没法比。”
这位外资行人士口中的所谓“铁杆庄稼”指的就是国内银行来源于贷款利息的息差收入,俗称“吃利差”,目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为3.06%。